裴琳「骨裂」淡出螢光幕!斜槓賣雞蛋糕休養 醫示警:不可輕忽│TVBS新聞網

41歲本土女星裴琳(蔡裴琳)以單元劇《戲說台灣》打開知名度,期間更參與《世間情》、《甘味人生》、《炮仔聲》、《一家團圓》等多部八點檔的演出。不過,如今她卻已長達1年無戲可拍,最近更是驚傳暴瘦,經證實是因「骨裂」開刀,仍在休養中。衛福部朴子醫院也提到,許多人容易忽視病情,但若是骨頭的連續性被破壞就是骨折,有時骨裂甚至會有復原上的困難,不可輕忽。

裴琳1年沒拍戲 「骨裂」動刀暴瘦變紙片人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這幾年來,裴琳因拍戲經常跌撞,導致右邊髖關節長期不適,甚至出現痛、麻等症狀。最初她並未多想,想說可能是久沒拍戲,引起腳麻而後憂鬱,但求診又找不出病因,最後耗時10個月才發現是「骨裂」。後來她在8月5日開刀,並打了3根骨釘,手術後暴瘦一度剩下38公斤,宛如紙片人的模樣,惹得粉絲擔心不已。

開刀後,裴琳積極復健,由於已1年沒拍戲,她也斜槓賣起雞蛋糕。她坦言,健康真的很重要,沒有健康的身體,想做任何事情都沒辦法。目前持續休養,避免再度摔傷,加重傷勢。 骨裂算骨折嗎?醫示警:不可輕忽衛福部朴子醫院骨科衛教資訊提到,當X光檢查可見明顯骨頭斷裂位移,即診斷為「骨折」,若只是隱約看到似有若無的裂痕,則是「骨裂」或「線性骨折」。

但多數人會覺得「骨裂」或「線性骨折」並不嚴重,稱不上是骨折。事實上,只要骨頭的連續性被破壞就是骨折,有時「骨裂」甚至會有復原上的困難,不可輕忽。台大醫院骨科部醫師陳沛裕解釋,「骨裂」和「線性骨折」不是正式醫學名詞,只是用來描述X光上較不明顯的骨折。他在文中提到常見3種診斷為「骨裂」或「線性骨折」的骨折 沒有移位的創傷性骨折:創傷程度較小時,骨折沒有移位或骨折移位後又自動回到正確位置。 治療:大部分可用石膏或護具保守治療。若受力大的部位發生骨折,例如股骨頸骨折,就需要手術固定避免移位;也有些癒合能力特別差的骨折,例如手部或足部的舟狀骨骨折,建議手術來提高穩定度促進癒合。 小碎片的骨折:足踝扭傷有時傷的不是韌帶,而是撕裂骨頭,小的撕裂性骨折或骨頭邊緣小碎片常隱藏在背景複雜的骨骼結構中,X光無法辨識,要超音波、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才能診斷。

治療:骨頭碎片很小時,當作韌帶扭傷治療即可。碎片較大時,即使順利癒合也會導致韌帶鬆弛而使得關節不穩定,所以若發生主要韌帶的撕裂性骨折,可以手術進行精準的復位固定,或是切除碎片並修補韌帶。 應力性骨折:應力性骨折又稱為疲勞性骨折,常發生在下肢負重的蹠骨、舟狀骨或跟骨等部位。可能因正常骨質受到不正常的使用,例如運動員或部隊行軍;也可能發生在骨質強度不足的狀況,例如骨質疏鬆,又叫骨質不全骨折;還有非典型股骨骨折,可能與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骨鬆症造成骨小樑修復功能異常有關。 治療:通常透過充分休息和拐杖護具使用,應力性骨折就會癒合。但部分患者因足部變形導致受力不均,會反覆骨折或慢性不癒合,須長期使用鞋墊輔具改善足部受力,或以手術加以固定,甚至做自體骨移植和足部矯正手術才能解決。非典型股骨骨折若在X光影像上看到裂痕且大腿疼痛,藥物治療外,建議手術固定治療。陳沛裕醫師說,無論是骨裂或者線性骨折,雖然聽起來不嚴重,但其復原都需經歷骨折癒合的過程。除了需要專業醫師的仔細評估擬定適當的治療計畫,患者也得好好配合,讓骨折癒合牢固加上復健訓練,才能恢復到最好的功能。

加入TVBS新聞LINE,重點新聞一次看

氣候風險超越日韓,台灣列高脆弱國家

◤外語學習趨勢民調◢

👉填問卷就抽任天堂Switch 2

👉還有機會獲得AirPods和千元禮券

👉全球外語學習地圖需要您的寶貴意見

◤缺油腦袋易當機◢

👉大腦缺油?營養師來解答

👉吃對油,不是少油!讓大腦重新開機

👉好油護腦法則助你記憶不退化


硬盘功耗是什么?硬盘的用电量是多少瓦?
世界杯体彩加时赛算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