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递公司倒下:有几万名员工,曾被誉为行业“黄埔军校”,看看

2025年6月,曾经的快递巨头宅急送正式宣告停止运营,这如同一声巨响,震动了整个快递行业。 位于杭州萧山的总部大楼,往昔熙攘的办公区如今寂静无声,只剩下清算组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着这家拥有27年历史企业的遗留事务。 这家曾被誉为“快递界黄埔军校”,培养出无数行业精英的企业,最终走向了终结。

45岁的李强,曾是宅急送的一名分拣主管,在公司兢兢业业地工作了18年。如今,面对失业的现实,他感到深深的担忧。“我们这个年龄,只会做快递,再就业太难了。大公司都要年轻人,小公司又不稳定……” 他的焦虑,是数万名宅急送前员工共同的写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7月初,约有1.7万名前员工被其他快递公司吸纳,主要集中在顺丰、京东物流等高端快递企业,这些企业看重的是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宅急送的陨落并非偶然。它曾是辉煌的代名词:1998年成立,是国内首批民营快递企业之一;鼎盛时期,拥有超过12000个网点,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日均处理包裹量高达860万件,年营收超过280亿元,8.2万名员工辛勤付出,许多人拥有超过15年的工龄。钟鸣,一位自2003年加入宅急送的老员工,亲历了企业的兴衰荣辱。“那时候进宅急送是件很自豪的事,薪资待遇行业顶尖,普通快递员月入都能过8000元,比很多白领还高。” 他回忆起2010年前后,宅急送在业内享有盛誉,人才辈出,其培养的高管遍布中通、韵达、极兔等快递巨头,据国家邮政局《2024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报告》,至少有28位副总裁级以上高管都曾在此工作。

宅急送的成功,源于其严格的管理体系和培训制度。公司斥巨资建立培训学院,新员工需接受为期三个月的系统培训,涵盖快递技能、服务礼仪、应急处理和客户沟通等方方面面,这在当时堪称行业创举,也为公司赢得了大量忠实客户。2015年,宅急送市场份额一度达到17.3%,位列行业第三,仅次于顺丰和中通。它率先推出的门到门服务和准时达服务,将送达时间精确到小时,这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高标准。

然而,从2018年开始,宅急送的命运急转直下。电商快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以菜鸟为代表的平台开始整合快递资源,而宅急送却坚持独立发展,这在短期内维护了自主权,却也使其逐渐失去了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的机会。市场份额从17.3%持续下滑,到2023年降至6.5%,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跌至4.2%。与此同时,公司亏损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3.7亿元膨胀到2024年的28.9亿元。资本的寒冬更是雪上加霜,2020年至2025年间,竞争对手获得超过560亿元融资,而宅急送仅获得23亿元。资金短缺导致其无法进行技术升级,2022年,行业自动化分拣率平均达到85%,而宅急送仅为52%。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2023年单票成本高达1.68元,远高于行业平均1.2元)最终压垮了这家曾经的巨头。2024年底,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关闭非核心城市网点;2025年4月,资金链断裂,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超过12亿元。

展开全文

物流专家刘明指出,宅急送的倒闭标志着中国快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日均包裹量超过4亿件,市场增长率已从40%下降到7%左右,行业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效率优化。快递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已达87.3%,行业集中度创历史新高,中小型快递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

宅急送的倒闭,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陨落,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对整个行业敲响的警钟。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张华强调:快递行业已进入下半场竞争,价格战和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结束,未来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服务质量、科技应用和成本控制。 宅急送的教训深刻:传统快递企业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服务体系,开发增值业务,摆脱对基础快递业务的单一依赖。

站在萧山总部大楼前,钟鸣长叹一声:“宅急送,是我们的青春记忆,它教会了我们专业与责任……” 他的感慨,也道出了无数快递人共同的心声。快递行业正经历新旧交替,宅急送的倒闭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其经验教训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那些曾经的“黄埔军校”学员们,将在新的岗位上,续写中国快递业的新篇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为什么牛皮鞋鞋底都硬
豆角品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