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HelloTalk的心得|與native speaker的第一次接觸

我使用HelloTalk的心得|與native speaker的第一次接觸你聽過語言交換了,但你家不在大城市、附近也沒有大學,該去哪裡找外國人呢?這篇文章介紹一款語言交換的app: HelloTalkHellohyuhApr 8, 2018--

1

Share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by Alexis Brown on UnsplashHelloTalk是一款語言交換的app,他會幫你配對語言交換的對象,提供了類似messenger的功能,能夠打字、錄音、打電話。也有像facebook的動態頁面。只要有用過社交apps,應該就能很快上手。

但是在使用上常常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理想

理想:用了一天後,有人主動加好友、開始聊天(事實:完全沒人加你好友QQ)理想:收到第一個Hi,以為終於要聊天啦(事實:Hi完之後就沒有話題了)理想:po文有好多人回(事實:回文數:0)這篇分享一些我從的語言交換心得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訊息好難聊?其實訊息最好用,因為他可以找到你的語言夥伴。

1、主動打招呼其實你主動找是最快的方式。

一開始我是習慣丟個Hi, hello過去,如果對方有回,我才會打正式的招呼。

Nice to meet you

It is pleasure to meet you.

2、聊什麼話題在開始找人聊天前,記得先到個人頁面完成自我介紹。更重要的是,勾選興趣與旅行地點,因為在一開始聊天的時候,系統就會根據你勾選的項目,跳一小段介紹給對方。

像是:「嘿!yuheng喜歡電影、Photography、旅行,他(她)去過India、Japan旅行」

這對展開話題十分有幫助。

I come from Taiwan.

I love (對方國家的環境、飲食等,想外國人很喜歡台灣的方便、環境)

我覺得一開始從地點下手是最容易的,因為當你順利聊到某個城市時,你就可以開始介紹旅遊經驗。

3、可以用英文+中文(重要)(1)、明確傳達意思

會跟你聊天的通常是與你互補的使用者

你是CN native,想學EN

而他是EN native,想學CN

所以搭配兩種語言,他就可以了解你的意思。而且你可以確定你有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畢竟中文我們不可能講錯吧!

只是要注意的是,若對方看不懂你的表達方式,你就要用更簡單的描述方式,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想像怎樣跟小北鼻說話就對了。

(2)、壓力不會那麼大

我第一次跟外國人聊天時,其實不知道怎麼停下來,因為我那時認為我利用這款app練英文,那就必須用英文,但是我不知道怎樣禮貌地用英文結束談話。

很多人都像我一開始,認為利用這套app練英文就是要全都用英文才對。

這其實是個盲點,因為就像一開始說的,你碰到的其實都看得懂中文。因此你直接講中文也行,像是用中文回1~2句話,然後3~4再用英文回話。

好處是用中文開頭,你可以很快想出話題怎樣接才會進行。用英文思考開頭真的很常打結。

此外,對方並不會這麼在意你是否全用英文,因為我們在app上找的是語言交換夥伴,而不是補習班老師。

(Box) 回復頻率可以一天1–2次就好我認為回復頻率不用太多,每天有定時在回復、用英文溝通比較重要。語言學習是講求少量多餐,而不是吃到飽。

而且這樣也能顧及話題要如何延續,維持對話的品質。讓雙方都能享受這段對話帶來的外國風景。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也有重要的事情去做。沒有必要持續掛在線上。

對雙方都是如此,當聊天這件事佔用太多時間,不會長久的。

4、心理建設其實最後能夠1對1深聊的不多,以我為例目前也只有1–2個。

當剛開始使用app的新鮮感退去的時候,幾個禮拜沒上線是蠻正常的事。更多時候是真的找不到話題聊下去(所以發文前仔細思考、不要發的太快是很重要的)

所以不用太在意跟你聊天的人數,1–2個一直很正常。

Post要po什麼?找到你用post的目的,才能讓人知道該怎麼回文

1、問問題我比較常用的功能是用來問問題。像是文法問題、語意問題、怎樣講比較道地。通常都是一些網路上沒有解答,而native可以回答的問題。

這給我帶來的好處是,別人很清楚你是來學習的,所以會回覆你的通常也是來學習的人。我曾經遇過一個很熱心的外國人,還特地私訊我告訴更多關於問題的事情。這樣子就可以找到可以聊天的外國人。

當然我也會回問題,有時候外國人也會因為你用心回她,而主動加你好友。(ps: 我發現台灣人都好熱情,常常已經一堆人回覆了)

2、寫日記在post也是能找外國人幫忙改日記,但記得打完之後,打「這是練習,請幫我修改」

3、找當地導遊滿多外國人來到台灣會用這個功能問問題。

其實什麼都能聊,不過要確定自己用post的目的。有很多文感覺是為了發而發,只是噓寒問暖、意義不明,讓人不知道怎麼回。


浙江杭州苹果耳机维修电话
拒酒不尴尬:教你几招躲酒妙计